發(fā)布日期:2014-01-12信息來源: 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點擊: 次我要評論()
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記者 郝瑩玉 通訊員 閆宗春 陳曉東
張家口宣化區(qū)建設(shè)局職工李敏,無償獻血15年,并且成為骨髓捐獻志愿者。15年來,對于獻血的認識和公益事業(yè)的堅持,李敏沒有更多的想法,她只是覺得,她才33歲,還年輕,只要身體好能幫助別人,就十分值得。
1999年,李敏在18歲生日那天,她用無償獻血完成了自己的成人儀式。此后,她堅持每年獻血一次,無論是在鞍山上大學(xué),在北京求職,還是回到家鄉(xiāng)宣化工作,如今已是第15個年頭,累計獻血5800ml。
2008年的一天,李敏來到市中心血站,這一次的獻血和以往不同,她要捐獻血液中的一部分——血小板。
在機采血小板專門的房間內(nèi),李敏被醫(yī)務(wù)人員“固定”在一把近乎能半躺的皮椅上?粗执蟮尼橆^刺進血管,李敏下意識地閉上了雙眼,盡管在此之前有過多次獻血經(jīng)歷,但這一次畢竟有所不同,她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緊張。
眼前的電視屏幕上放著輕松的歌曲,李敏緩緩睜開雙眼,視野中,殷紅色的鮮血順著透明的管道流進了分離機。分離機在不斷地運轉(zhuǎn)。
李敏好奇地注視著,她極力想把這一物理過程看得更清楚一些:血小板逐漸和血漿分離出來,那是一種透明的黃色液體,一種神秘的感覺彌散開來。與此同時,李敏感覺抽出去的血正在打回自己的體內(nèi),針頭上的繃帶好像在一點點地抽動。
在工作人員將黃色透明液體取走后,李敏明白,那是她要捐獻的東西,幾十分鐘之前,它是李敏身體里的一部分。而這種黃色的透明狀液體即將去治病救人。
這一次,李敏一共獻了兩個循環(huán)的血小板,換算捐獻全血的量為800毫升。
實際臨床中,血小板作用不容忽視,捐獻血小板的意義甚至遠大于捐獻全血。在愛心獻血人士中,有一部分專門捐獻血小板的人,李敏就是其中之一。
當年,李敏還到市紅十字會填寫了“造血干細胞捐獻申請表”,成為一名骨髓捐獻志愿者。“我很期待,有一天配型成功,用我的骨髓去挽救一個人的生命,那一定是件很美好的事情。”李敏滿臉洋溢著幸福。
每逢紀念日,她和其他成員都要走上街頭宣傳無償獻血。十五年的無償獻血,讓她獲得“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銅獎”,面對成績,她總是說:“我沒有做什么,公益就是需要大家都來做。”
上一篇:尚義縣開展“暖冬行動”
下一篇:張家口民間公益為病童撐起愛的天空